【宁波市中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董氏儿科”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日期:2014-12-27 17:03:18  来源:宁波市中医院

日前,文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以宁波市中医院副院长董幼祺为第六代传承人的“董氏儿科”名列其中。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系文化部组织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中直单位申报的1111个项目进行了审议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评审委员会根据项目价值进行了认真评审和科学认定,提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298项,其中新入选151项,扩展项147项。
  “董氏儿科”是我国海派中医儿科的主要流派,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门生遍及全国,医术名扬海内外,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深得同仁尊重和百姓欢迎。特别是第四代传人董廷瑶教授,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原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被誉为当代中医儿科泰斗,更是创立了一整套儿科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诊疗方法,并通过其传人和学生不断地得以发扬光大,为婴幼儿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董氏儿科”第六代传人董幼祺教授乃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董氏儿科在宁波和上海成立了国家、省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海派中医传承基地、诊疗研究中心等。
  董氏儿科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上海科技出版社等出版了主编12部专著,协编10部,并参与编撰了《实用中医儿科学》、2部国家规划教材—《“十二五”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先后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浙江省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等多种奖项,并培养研究生20余名,为我国的中医药和中医儿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次“董氏儿科”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对促进浙江省特别是宁波市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链接:
  董氏儿科以家学为基,旁及《内》、《难》诸经典著作,结合临床实践,在中医儿科领域取得了显著地成效。归纳起来有四大特色:
  一是创立“推理论病、推理论治”的学术思想,并且提出了“明理、识病、辨证、求因、立法、选方、配伍、适量、知变”的临证九诀,并以此来指导确立儿科的诊治法则;
  二是用药精细,并创立六字要诀“轻、巧、简、活、廉、效”,每张处方至多八、九味药,且价格低廉;
  三是创立诸多学术思想和治疗法则,如“诊察儿病,望诊为首”;“调治儿病,注重脾胃”;“外感热病,择途逐盗”;它如用:活血透疹法治疗麻疹;活血理气法治疗复发性肠套叠;扶正祛邪法治疗反复高热惊厥;升清运脾法治疗霉菌性肠炎;清营转气法治疗川崎病;疏透理脾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等,做到了药精炼而效显著,充分体现了董氏儿科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下所创立的独特理论体系和治疗法则;
  四是秉承家传所创立的诸多治疗手段,并不断有所创新,如:指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针刺四缝穴治疗疳积;敷脐法治疗肠麻痹;香佩法治疗厌食症和预防感冒等,简便效实,有的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适宜技术,在全国予以推广,临床上发挥了卓著的疗效。

上一篇:

我院妇科开设不孕不育专病门诊

下一篇:

英国医院见闻

Copyrights 2005-2016 导医网 版权所有